《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10-17 】 【选择字号:

龚党辉

 

近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该书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我认为,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要夸夸其谈,误“虚功”。一切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准绳,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党员领导干部才会感到踏实,感到有力量。

学习能力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翻阅此书,首先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知识孜孜以求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当时下到基层当知青,随身带的最重的东西就是两大箱书,这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显得尤为难得。习总书记当年读书并没有明显的功利性,也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没有离开过书本,没有放弃过读书。他读《红楼梦》,读《梦溪笔谈》,读《浮世德》……不仅如此,他还同路遥等文化名人进行沟通交流,对当下中国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做知识的沉淀、转换和提高。我认为,正是由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知识的储备,对知识的海纳百川,才有了后来不断发展潜力和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能力。

    一是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坚强的意志。习近平是当时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带着“黑帮子弟”的身份走进知青队伍里的,被扣帽子、被歧视,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他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闯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然而,正是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政治环境,宽大了他的胸襟,思想得到淬炼,境界得到升华。七年光阴,锤炼了习近平同志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塑造了他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鲜明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

    二是群众观念造就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七年知青岁月里,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大众深深打动了这位京城知青,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也铸就了今天他更加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是基层历练造就了担当意识。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勇敢地承担起村支书的责任,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带领乡亲们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听闻四川有沼气池试验成功,习近平同志便远赴四川学习,回到梁家河后亲手试验建成了陕西省的第一个沼气池,还建成了第一个淤地坝。在他的带领下,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任何一种担当都是由强烈使命感驱动的,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子,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这样才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是勤奋好学造就了博学多才。习近平同志酷爱读书,在繁重劳动之后,习近平同志长时间地阅读,想方设法收集到各种图书。在低矮昏暗的窑洞里,他研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了大量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以及历史著作、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维能力。 “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些由衷的话语由此而来,正是他从自己读书学习经历中得出的深刻认识。

通过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 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干好机构编制工作,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编办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