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10-17 】 【选择字号:

王有坤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仔细阅读,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以及蕴含其中的精神和道义的力量,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教育了我,我想从文化自信和为民情怀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 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觉得首先是一种文化自信,只有文化做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好地实现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才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文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除了“不忘初心”,同样备受瞩目的一个词是:文化自信。这也是公开报道中,一个半月以来,习近平至少第三次提“文化自信”。足见这4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在习近平看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他进而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可见,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均有大量论述。那么文化自信从何而来?首先从学习开始,从读书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过,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在七年知青岁月中,读了大量的书,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包罗万象。“近平老早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40多年前与习近平一同插队的北京知青如是说。“近平读书有‘书瘾’”,梁家河的村民亦如是说。事实上,青年习近平酷爱读书,这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受访者们的共识。当读到去文安驿接知青的村民们对习近平的两个“死沉死沉”的书箱记忆犹新的时候;当读到他们的知青窑洞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的时候;当读到知青们想出去蹭饭,他不为所动,说“你们弄到吃的,给我带回点来”的时候;当读到他晚上凑近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时候,对青年习近平的读书生活,我不能不为之感动。或许,现在我们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遗憾的是我们不经常读,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读书基本上是一种奢侈,一种不可能,但习近平总书记却读了大量的书。梁家河的老支书说:“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甚至是更重要的学习。青年习近平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遇到新鲜事就要刨根问底,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以办沼气为例,在担任梁家河村支书期间,他从《人民日报》上了解到沼气的重要价值,尽管兴建沼气是一项全新工程,技术难度很大。但他毅然赴四川学习办沼气的技术,回来之后结合延川当地的气候研究施工,推动梁家河兴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实践表明,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发挥长远影响。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领导层级和领导岗位上,都号召大家读书学习。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五年间,更是多次直接讲到读书,甚至为学员开列书单。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专门就全党的学习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今天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多,不论是新出现的问题,还是改变了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加强学习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我们都应该响应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号召,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

二、 为民情怀

“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这样写到。古人说:“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温饱,不辞辛苦出深林”,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著述讲话中也经常引用有关民本的至理名言。诸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等。2013年11月在山东菏泽考察时念了古代县衙留下来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真挚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的政治品格,这种情怀源自哪里?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的情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秉持了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传承了以民为本的精华,更凝结了个人成长的经历。

习近平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当知青,与老乡们甘苦与共。这段经历对习近平人生影响极大,他后来多次回顾在陕北插队的经历:“我那窑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我当了7年农民,最大体会就是老百姓看干部就看实在不实在,老百姓就怕空洞无物、不干实事”;“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习近平16岁下乡,在陕北农村,他“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他没有考虑个人处境,大胆实干,打井,修沼气,办铁业社,办缝衣社,没有辜负自己美好的年华,并为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记得我看过一个采访视频,是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摄制组对他的采访,他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正在带领全省人民抵御台风,他说他插队结束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就想着以后要从政,只有从政才能给老百姓做更多的事。这是一种多么深的为民青怀。从基层的“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到主政一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后到担任党的总书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真正体现了一种“他为民”到“民拥戴”的过程,这是一种众望所归的为民情怀体现。

    如何对待人民,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最根本的分野。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他在七年知青岁月中常说自己是“农民”,说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常把“咱们老陕”挂在嘴边,体现的是一种深深的为民情怀,正是这种情怀,才有了“群众路线教育”,才有了“三严三实”,才有了“两学一做”,才有了“四个全面”,其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学习和实践的优秀品质,不断培养为民情怀,干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编办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