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委编办多措并举推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工作
为实现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白银区委编办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宗旨意识、提升能力水平,按照“内部挖潜、规范管理、优化配置、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多措并举推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工作。
科学核编,摸清底数。严格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编标准,充分考虑白银区城市化建设、外来人口转入、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按照核编标准和附加因素增编标准相结合的模式,对中小学编制进行了统一核定,确保编制资源按需科学合理配备到位。进一步优化各级各类中小学结构布局,合理规划学校保障范围、建设规模和投用时间,逐校逐年测算编制需求量,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2020年以来共完成9所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审批设立和263名教职工编制核定配备工作。
深入挖潜,强化统筹。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积极盘活编制存量,加大统筹调剂力度,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动态调整。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进一步对散、小、弱的中小学和教学点进行撤并整合,优化学校布局和教职工整体结构。为解决中小学区域性缺编和分布不均的矛盾,采取跨城乡、跨学段的调剂办法,将城郊和乡镇中小学比较富余的编制调剂到近年来学生数增长较快的主城区中小学,有效缓解了主城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不足的老大难问题。
创新模式,释放效益。坚持创新管理,推进管理机制革新,释放编制资源效益,全力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下放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权限,保障教育系统自主用人权。积极推进“区管校聘”改革,推动人员合理流动,有效解决学校、学段、学科之间教师结构缺编缺员问题。积极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持续释放编制潜力。积极推进强校带弱校、教育联合体等多元化办学模式,先后为教育联合体的学校核增编制111名。
完善机制,确保达标。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约束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台账,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协调机制运行实施办法,主动发挥编制审核的前置性、基础性作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中小学职工编制限额内,按照管理权限招录,调动人员,源头上杜绝超编问题的发生,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规范管理、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