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保障有力 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景泰县委编办一直着眼提高全县教育事业服务保障水平,在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实现人员编制零增长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合理优化配置教育编制资源,为补齐教育短板、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优先满足教育需求。一是每年都将补充教师队伍作为用编进人计划安排的重点,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前提下,严格审核教师补充计划。按照教育部门的申报,对有空编的中小学、幼儿园,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做到“有编即补”。二是针对城区流动人口快速集聚,新建扩建学校多的实际情况,景泰县委编办做到提前介入,统筹考虑,优先保证新建学校以及扩班数量较多学校补充专任教师所需的编制数量,将有限的事业编制分配至真正急需的编制紧缺学校。三是2018年在全省重新核定教职工编制时,从全县事业编制总额内调剂编制补充到教育系统,转为教职工编制;2019年以来,为解决大班额、人才引进和超编等问题,多次调剂其他事业编制给教育系统。四是以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重新核定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为参考基准,完善了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核编办法。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优先保障专任教师足额到位,有效保障了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盘活编制资源。坚持以改革要编制,探索建立全县各学校编制的周转机制,根据各校工作需求,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用好用活编制资源。建立教育系统内编制及人员调剂机制。根据各学校办学需要,加大编制调剂力度,近三年内将其他学校的近200名教职工编制划转到新建和恢复办学的幼儿园、小学,充分挖掘系统编制存量。会同县教育局、县人社局等部门,积极推进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
三、建立精细管理机制,强化用编全程监管。加强学校机构编制的日常规范管理。一是加强编制的日常管理,规范用编计划申报程序,每年教职工调整教育部门提前与县委编办沟通,结合空编情况、学科需求、自然减员情况等,从紧从严确定教师编制使用计划。二是准确把握教育系统人才流动规律,根据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各学科人才的需要,提前报批核准用编计划,用于优秀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通过“一事一议”建立引才“绿色通道”。三是持续推进基层服务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民办教师、特岗教师及市事业单位招考人员的入编工作,自2019年以来已解决500余名教职工入编问题,为稳定教师队伍,更好的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景泰县委编办将围绕“教育提质”这个大局,统筹机构编制、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开展教职工编制跨层级、跨学校、跨学段、跨区域调剂,着力形成“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区域调剂、专项保障”的教育队伍编制管理方式,为景泰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