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11-11 】 【选择字号: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相关精神和省委编委统一部署要求,白银市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涉改30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12家,撤销15家,以其他方式改革3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县党委编办,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坚持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事改办(编办)负责综合协调,主管部门及其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组织、财政、人社、审计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落实改革责任,加强分工协作,细化职责任务。同时,要求各涉改主管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精心制定本部门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二是加强学习宣传,凝聚改革共识。通过事改领导小组会议集中学习、编办(事改办)组织集中领学、各部门中心组学习、编办和各主管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对接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改革文件精神,进一步吃透政策、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为顺利推进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市县编办(事改办)在改革期间实行“全程服务”,具体业务经办同志对各主管部门、转制单位相关业务负责人进行了政策资料分送、相关政策规定解读,并在改革期间“开门”接受咨询、释疑解惑。各主管部门也通过在改制单位召开干部职工代表大会宣讲政策,充分征求意见,达成改革共识,使干部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并积极参与改革,为顺利推进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全面摸清底数,夯实改革基础。市县党委编办在准确把握改革精神的基础上,对全市生产经营事业单位开展调研摸底,围绕事企分开这个核心,摸清涉改单位情况,详细了解涉改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掌握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经营状况、业务资质、资产状况、经费收支、改革诉求等方面情况,弄清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会同各主管部门根据摸底情况逐一分析研究,厘清每个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精准施策,再次详细分类定性,列出清单,建立了全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台账,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是精心制定方案,严格改革程序。市县两级均以党委、政府文件印发分类推进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要求和方法步骤。市委编办分别组织市直涉改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党委编办召开改革协调会,明确改革分为前期准备、制定方案、方案上报、方案批复、方案实施、总结完善等步骤。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主体责任,要求主管部门在吃透政策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涉改单位经营状况、规模大小、改革的条件和难易程度等因素,区分不同情况精心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路径,多渠道多方式推进改革。方案明确资产清查处置、人员安置、人事劳动关系处理、社会保障衔接、党组织调整和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内容。方案经编办(事改办)审核,征求同级组织、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意见后,提交政府常务会、党委常委会审定并以两办名义批复。同时,市委编办建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月报制度,要求各县区编办和市直各主管部门每月报送改革进展情况。市委编办每半月进行1次电话督导,每月进行1次工作调度,对重点难点问题跟踪督办,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按期顺利完成。

五是盘活编制资源,稳妥有序推进。改革方案批复后,根据方案的要求,市县编办坚持依法、依规、依政策、依程序实施改革,充分保障涉改人员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妥善解决涉改人员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积极衔接主管部门,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撤销事业单位建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领导职数。盘活编制资源,将改革中收回的编制划转到重点需求和基层一线单位。

六是注重统筹协调,密切沟通配合。改革中,市县编办(事改办)积极统筹协调,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了改革的扎实有序推进。编办(事改办)承改革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改革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方案审核、督促指导、机构编制审核、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等工作;组织部门负责领导干部消化、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产清查、财务管理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指导、监管工作;人社部门负责人员身份审核、人事劳动关系处理、社保关系转接等工作;审计部门负责改革中涉及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及改革中的审计监督工作。

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下大力气解决人员安置这个干部职工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最大限度保障职工既得利益,维护改革稳定性。改革单位人员划转稳妥有序,干部职工思想稳定,无重大上访事件发生,一些资质较强的经营性事业单位通过改革转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市场适应力、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改革成效较为明显。

 

编办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