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精编赋能 
——市委编办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互融共促双提升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7-31 】 【选择字号:

       今年以来,市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努力打造党建引领、精编赋能党建品牌推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机构编制工作双向提升

一、坚持思想引领,锻造机构编制工作硬内核。着力在学思想、守底线、树形象上下功夫,不断夯实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确保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以学铸魂固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开展党内组织生活,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辅导学、支部集中学、交流研讨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编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机构改革工作的最新会议文件精神,上半年,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6、交流研讨5次、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学习4次,规范开展三会一课21次,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学纪明纪筑底线。深化五学模式,依托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集中学12场次、讲授专题党课1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条例》,切实把六项纪律原文条款、主旨要义熟记于心,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片2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让党员干部在警示教育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正风肃纪树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对标组织口政治机关的标准要求把纪律建设、警示提醒、纠治四风等寓于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之中,以各科室岗位职责为切入点,全面细致排查梳理编制管理中潜在的党风廉政风险点31处,制定具体防控措施36条,驰而不息抓纪律,持之以恒纠四风,树立机构编制部门干部良好形象。上半年,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1次,听取党员干部思想和重点工作汇报1次,开展廉政谈话2次,利用元旦、春节和端午等节日契机,发送廉政提醒短信80多条,督促党员干部职工清廉自守、廉洁过节。

二、坚持建强堡垒,夯实机构编制工作硬支撑着力在抓班子带队伍、建支部强堡垒上务实功为推动全市机构编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带动力坚持把党支部作为抓工作促发展的前沿阵地,采取党建+业务方式,将机构编制业务工作延伸到党支部日常工作,通过支部会议学业务、主题党日话发展等形式,开展机构编制业务学习5次,以党建引领提升党员干部综合业务水平。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规范党支部工作流程,支委班子带头学习、带头执行双报到制度、带头开展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等工作,与纺织路街道银湖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开展垃圾分类和志愿服务等活动3次;上门走访探视关爱对象20余人次;举办结对帮扶 爱伴成长关爱农村困境儿童慰问活动,为许眷村困境儿童送去学生营养包、零食礼盒等价值35000元的爱心物品62份。培育多面手坚持把交流轮岗作为优化队伍结构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安排4名年轻干部到相关科室和中心参加交流轮岗。通过定期交流轮岗、期满鉴定评价等措施,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激发轮岗人员学、思、问劲头,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多渠道、多岗位历练,锻造一专多能、高素质机构编制工作多面手练就真本领坚持把政策法规学习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机构编制大讲堂为载体,聚焦《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和《机构编制督查检查办法(试行)》等政策法规制定学习计划,采取个人自学和专题辅导等方式,推动干部职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三、坚持精编赋能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增质效着力在精编赋能、推动发展上求实效,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贡献编办力量精准保障赋能。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创新发展思路和产业提质、科技突破、项目攻坚、绿色赋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加强机构编制保障,确保市委有部署、机构能保障、编制跟得上。今年以来,为发改、交通、工信等重点部门设立内设机构7个,核增事业编制52名。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部门职责,市县农业农村局划入乡村振兴局职责,加挂乡村振兴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乡村振兴局。为进一步凝聚共建营商环境合力,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组建市县两级营商环境建设局。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立足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组建市县两级中医药管理局。精简流程赋能。聚焦规范、精、提速目标,创新服务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效,做到精准服务不缺位,依规履职不越位。优化公文办理流程,来文即办、专人盯办,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压缩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实施两证管理服务标准化登记事项限时办结人才引进审批入编即报即批、随引随办。今年以来,审核调整各类机构编制及人员信息2384条,45事业单位核准法人变更登记15家单位办理信用代码证书变更登记,为引进118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办理了入编手续,各项登记审批工作程序更加简化规范,编制保障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优化配置赋能。按照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快编制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收回市直单位事业空编建立周转池优先保障市直满编单位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或紧缺人才用编,着力破解无编可用空编不用并存的矛盾,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为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层级下移、力量下沉,落实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实现专编专用”“定编定岗定人,建立执法信息共享和跨部门跨领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基层执法流程更加顺畅。统筹考虑政策规定和工作实际,按照严控总数、增减平衡的原则,优化调整领导职数,增加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9个工作任务重的部门领导职数各1名,保障全市重点工作落实。规范管理赋能。坚持撤一建一、多撤少建原则,根据主要职责、业务工作量和人员编制规模等优化整合内设机构,规范部门职责边界,着力构建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职能体系。对29家市直部门单位三定进行重新制定或修订调整,审核梳理部门职责107项,厘清部门间职责13项,核定内设机构312个、减少21个。以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为目标,规范设置乡镇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构建更好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规范乡镇挂牌,明确一、二、三类乡镇办公服务机构悬挂牌子个数为17个、16个、15个,街道为15个,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让基层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在办实事解难题和服务群众上。大幅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市本级议事协调机构精简为30县级精简为25个,乡镇街道一律不设议事协调机构。精简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运行更加规范顺畅。

 

编办概况